导航菜单
首页 >  关于温州市瓯海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关于淄川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的报告

关于淄川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的报告

 ——2024年2月4日在淄川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张宁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锚定“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真抓实干、提效争先,扎实推进经济稳进提质各项工作,全力争取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一)经济运行积极向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4亿元,同比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5亿元,同比增长8.94%。内需规模持续扩大,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20%、13.5%。对外贸易稳健发展,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716万美元。农业生产形势较好,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1.1万亩、总产量6.04万吨,实现了面积、总产量双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7%。工业制造提档升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3%,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75家。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6.73%。规上重点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完成23.14亿元,同比增长10.2%。金融运行总体稳健,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59亿元、477.8亿元,同比增长10.17%、15.4%。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

(二)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发展载体不断夯实。聚焦构建“431”现代产业体系,实施高质量产业行动年,开展重大产业项目等“九大攻坚行动”,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装备、新材料、新医药等8条产业链群起成峰。17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8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区汽车及配套企业达85家,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获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省新能源汽车百场下乡活动在我区启动,吉利雷达RD6新能源汽车稳居细分市场销量冠军。高规格举办第十四届全国激光加工产业论坛、雷达汽车供应链伙伴大会等活动。实施20个新材料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金城医药入选中国医药百强企业,烟碱项目填补全市烟草工业门类空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医药产业链群产值同比增长8%。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843个。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延链提升。宝山科技5G“数字化智慧工厂”、东华科技“工业大脑2.0”延链提升典型做法被央视专题报道。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产值52亿元。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四园区、三基地、两中心”的总体布局,全区规上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12815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0.48%,获评山东省现代流通强县。文旅产业有效突破。持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矩阵,新增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放大“淄博烧烤”流量带动,“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展示淄川旅游资源,13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9.5亿元,同比增长41%。

(三)动能转换持续深化,绿色发展聚力成势。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出台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领域试点改革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成功入选探索成长型综合性区域试点,4家企业入选企业试点。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推动节能降碳,有序推进小机组关停,加快2台5万千瓦省调煤电机组建设,煤电机组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新能源建设加力提速,建成投产“光储氢热”一体化智慧能源基地、罗村集中式光伏一期项目,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装机12.33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并网7.2万千瓦,新建汽车充电桩350个。昆仑镇获评山东省“千乡百村”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数字动能牵引有利。以节能降碳和数字转型为牵引,持续开展“智改数转”,实施45项技改项目,带动40家规模以上企业转型升级,工业技改投资全年完成29.4亿元,同比增长27.2%。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30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资源枯竭城市再创佳绩。在2022年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在市辖区县中列第1名,累计6次获得优秀等次。

(四)要素保障蓄势突破,发展空间持续调优。持续打好“三大战役”,推动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平台赋能、创新驱动、金融赋能转变。持续打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攻坚战。完成2023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543.85亩,土地征收、农转用4313.23亩,淄博师专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深化“六个一”平台建设,高规格举办般阳英才家乡行等活动,加速资源嫁接,全区新引进过亿元项目48个,省外到位资金68.9亿元,分别增长14.3%、10.3%,其中,新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6个。持续打好“人才倍增,科技创新”攻坚战。加力人才招引,在全省率先启动“名校人才直通车”,达成就业意向3200人。打造“线上+线下”就业新模式,举办招聘会410余场,提供岗位需求2.7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249人。加强海内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4人。推动第十六届“百名专家淄川行”升级为“百名院士专家淄博行”,签约项目22个,解决技术需求19项,367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渠道。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170家、18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8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5家、2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9.88%。鲁泰纺织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银奖,实现全市中国专利奖银奖“零突破”,19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8亿元。持续打好“金融赋能,靓鸟上市”攻坚战。召开政银企合作促进会,达成各类意向协议支持金额673.58亿元。2家企业推进境内交易所上市,1家企业启动港交所上市。产业基金投资金额达56.68亿元,对外投资企业114家。

(五)改革事项攻坚有力,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78项涉企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办事环节减少67%,项目开工9个审批事项“九证合一”,审批时限压减95%。创新“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破解租赁土地建设手续办理难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兑现各类减税降费政策17.08亿元。以国控、投发等公司为试点,探索国企高质量发展路径,健全国企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坚守“四水四定”原则,建设完成黛青山水土保持建设以奖代补工程,成功争取1个国家级、1个省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和改善水土流失面积24平方公里,在全市率先创建为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成功争取EOD、储备林等一批国家级生态扶持政策落户淄川。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积极融入济南都市圈,协同推进济淄同城化,深化经济开发区与济南明水等3家开发区合作共建机制,经济开发区七星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盈汇产业园、淄川生物医药产业园3个专业园区建设完成,新增标准厂房24.5万平方米,产业承接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中位列21位,跻身省级开发区前十强。

(六)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发展底色愈发鲜明。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做强“硒游菌”特色产业,累计利用富硒土地面积达10万亩,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200个,山东省富硒食品质量检验中心获批成立。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0家,省级产业强镇4个,成功举办首届国际香菇产业创新博览会,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持续深化“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累计成立各类合作社337个,实现收益437万元,通过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任务验收。七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扎实推进,“琉园硒谷”获批创建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我区荣获山东省党建引领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扎实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十大行动”,新改建各类绿地80万平方米,街头游园11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54%。景悦文化旅游综合体、泉龙北路东延等项目建设顺利,投资1.16亿元实施15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28条背街小巷、22.66公里雨污分流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济潍高速、临临高速如期通车,全区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公里,形成全域15分钟高速圈。经十路东延、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建设提速,完成“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41公里,城乡通达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聚焦PM10、PM2.5、O3等重要指标,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同比提升46个位次,改善率列全省第1位。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太河水库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有序推进荒山绿化和矿山修复,完成荒山绿化6000亩、修复废弃矿山9处、创建市级绿色矿山3处。

(七)民生福祉更加健全,发展成效日益凸显。全区民生支出同比增长5.6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46%。20项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获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健全民生兜底保障,发放各类救助保障资金1.12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幅5%、6%,医保基层工作站点达420家。新建各类养老机构10处,全区共拥有养老床位3855张。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改扩建2所中小学、3处幼儿园,成功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被确定为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64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持续对社会开放,满足居民健身需求。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19处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标准,新建基层胸痛救治单元14处、中心村卫生室6处、门诊慢性病村卫生室延伸服务点22个,农村地区“15分钟健康服务圈”逐渐形成。建成省级以上“名医工作室”19个,省市级重点学科5个。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区文化中心建设,新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各类阅读空间9处,提升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0处、农家书屋40处。开展艺术演出1000余场,现场观众累计16万余人次。区图书馆服务效能优化提升,全年接待读者14万人次,同比增长52%,获评国家一级馆。成功备案国有博物馆1家,获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1处。举办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赛事活动726场次,近10万人次参与。淄川二中被命名为全国射箭重点学校,淄博十中女排获2023年中国中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冠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抓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金融防控、粮食安全、能源保供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回顾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克服重重困难,呈现稳定恢复势头,这是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正确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稳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临较大挑战;民营经济、市场活力有待催发;科创能力依然偏弱,创新投入的价值转化率不高;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供给结构离优质均衡的要求尚有差距,等等。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标准建设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试点为总抓手,深化“产业强区、生态兴区、作风立区”三大战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转型跨越,努力在推动淄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争当主力。

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精准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项目建设“五大比拼”活动,全力抓好总投资12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0亿元的220个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上级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国家增发国债、中央预算投资等重点项目储备申报,争取

相关推荐: